了解我们|杭州奥默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国际

凯发k8国际
奥默 奥默

公司核心团队主要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技术专家组成。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国家药物分子设计前沿领域的重要开创者之一,陈凯先院士加盟奥默医药院士站,成为驻站院士。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创新药研发和管理经验的研发团队,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技术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0%,中高职称研发占比54%,公司凭借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以及中国药物研发领域重量级科学家的号召力,将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加盟,增强公司人才软实力,更加优化公司的人才梯队,提升公司在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奥默院士工作站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推动,以中国科学院袁承业院士、陈凯先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由漆又毛博士任站长,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旨在落实企业立项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等专题立项,以及落实“十二五”和“十三五”等计划的实施,满足我国重大疾病防治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

驻站第一任院士 袁承业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萃取剂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是中国萃取剂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9年,为了“两弹一星”等国防任务需要,他毅然从已取得良好进展的药物研究改行,组建并领导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成功研制p-204、n-235和p-350等萃取剂,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奖励: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3年、1988年、1990年三次国家发明三等奖。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技中取得重要成果”凯发k8国际的荣誉证书。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1990年三次国家发明三等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凯发k8国际的荣誉证书。

2001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2015年“中国化学会磷化学与磷化工终身成就奖”。


驻站第二任院士 陈凯先院士

国家新药研究和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国家药物分子设计前沿领域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新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长;

中国药学会、上海市药学会、上海市分子科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药理学报、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分子科学学报、药学进展、药物化学杂志编委;

被聘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制药(000597)专家委会首席专家。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9年,上海市“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

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其“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


刘进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麻醉与危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首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1988-1989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麻醉科主治医生。1989-1993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醉科担任临床研究学者,德州大学西南医学院中心麻醉科担任访问助理教授和主治医师。1993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与体外循环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创建华西医院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1998年至今,任卫生部输血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副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及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用血和临床技术部顾问。国际麻醉研究会会员、世界胸心血管麻醉学会会员、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输血协会会员、中国危重病医学学会常务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四川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成都市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循环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intensive care medicine》等9家国内外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安全和有效地完成近2万例麻醉,首次提出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的个体化策略;在中国最早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和检查;发明和推广趾脉搏;指导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领导的华西医院麻醉科是全球最大的麻醉学科之一,也是中国麻醉学科的领跑者。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中,连续11年名列全国第一。华西医院刘进教授团队已申请的麻醉药物研究与开发相关的发明专利(不含国外机构或个人在中国的申请)占中国麻醉药物研究与开发相关发明专利的 12.17 %;华西医院的麻醉新药临床研究,支撑了我国80%以上同类品种的i-iii期临床研究。刘进教授的新药研究与开发、麻醉药理学的研究、麻醉药作用机理的研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麻醉学领域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至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签署了这两项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为7.5亿元,因两项合同涉及专利均由刘进教授及其团队研发产出,按照华西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华西九条”,刘进教授个人获得了1亿元奖励资金。实现了挣到了1亿元的“小目标”,他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决定捐款1亿元。

欧阳葆怡 教授

196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师从闵龙秋教授和金德方教授;1974年在北京市第六医院和北京胸科医院进修学习。1981年5月调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历任麻醉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和教授。1998年受聘为广州医学院麻醉学科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近40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胸科手术麻醉时的肺隔离技术;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和效应监测;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其中"新型肌肉松弛药对全身麻醉安全性的研究"获得1999年度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州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胸科手术麻醉时的肺隔离技术"和"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研制及其在胸科手术麻醉肺隔离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得1999年和2002年广州市科委立项资助。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会审稿人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会编委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编委会编委

杭燕南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麻醉药理和重症监测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药基地麻醉专业组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第七届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32届、33届理事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

《临床麻醉学杂志》常务编委

《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常务编委

上海市麻醉质控专家,职称评审专家

药品评审专家及上海市政府医疗仪器采购咨询专家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美国"anethesia and analgesia"杂志(海外中文版)编委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会员

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

美国科州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

专业特长和研究重点为:麻醉药理、心血管手术麻醉、老年病人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技术等。

1995年申请成立二医大仁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并仼教研室主仼。1995-2001年,作为重点学科仁济医院负责人经二次打擂台,使仁济医院麻醉科进入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麻醉学重点学科,研究课题分别为心脏病人麻醉和老年病人麻醉。

1993年申请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麻醉药理和重症监测治疗研究室,并仼研究室主仼。

1998年在孙大金教授带领下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申请麻醉学博士培养点,成为二医大麻醉学博士点的第一位博士导师。

1998年申请到上海市临床麻醉学药理基地,并任负责人。

1999年仁济医院麻醉科成功申请到卫生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麻醉药理专业组。

吴新民 教授

北京大学麻醉与重症医学系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市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国家教委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会员,欧洲麻醉医师协会会员。


1945年3月生,196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麻醉科、西安大略大学麻醉科进修,从事临床麻醉,主要是心脏外科麻醉、肝移植麻醉和肺移植术的麻醉和外科重症治疗,并从事脑保护和麻醉药与脑血流量的研究。1990年赴日本龟田总合病院心脏外科学术交流。1993年至199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西敏斯特医学院麻醉科,从事心脏外科麻醉并进行肌肉松驰药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210余篇,参加著书21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32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与重症医学系系主任

《中华麻醉学杂志》副总编辑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

《临床麻醉学杂志》常务编委

《麻醉与监护论坛》主编

《anesthesiology中文版》主编



俞卫锋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兼常务秘书长,世界麻醉学会联盟(wfsa)  疼痛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

2017年,授聘为第六届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 。

俞卫锋教授长期致力于麻醉与复苏的医教研工作,医疗及科室建设方面,作为学科带头人20年,使一个几乎一张白纸的科室迅速成长,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既有临床麻醉又有icu及疼痛治疗的肝胆专科医院麻醉科,培养了一批有朝气、有事业心、有学术水平的专科队伍,每年完成约7000余例左右相当难度的肝胆手术麻醉以及3000余例肝胆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共完成原位肝移植麻醉300余例。科室被评为首批上海卫生系统新长征突击队和"共青团号"。科室的医教研工作成绩突出,特别是麻醉的科研工作无论是获奖级别、基金资助还是论文著作发表情况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教学方面:担任硕士生导师15年,博士生导师10年,培养硕、博士生40余名,所带学生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次全国中青年麻醉论文一等奖,一次李瑞麟奖。科研方面研究方向涉及吸入麻醉药肝毒性机理研究、围术期肝保护与黄疸麻醉的基础临床研究、慢性疼痛的信号转导与基因治疗等。

本人及领导团队先后承担了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任务。主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30余篇,其中有3篇在世界最著名的麻醉学杂志《anesthesiology》上发表。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获总后勤部"科技新星"

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

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并多次获吴珏基金奖一等奖

全国中青年麻醉论文一等奖和"全国十佳麻醉新星"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优青计划"等各种奖励。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国际麻醉与复苏学杂志》编委

《麻醉与镇痛》中文版编委。

  • 欧阳葆怡 教授

    科学顾问

    欧阳葆怡 教授

    科学顾问

    196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师从闵龙秋教授和金德方教授;

    1974年在北京市第六医院和北京胸科医院进修学习。

    1981年5月调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历任麻醉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和教授。

    1998年受聘为广州医学院麻醉学科硕士生导师。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胸科手术麻醉时的肺隔离技术;

    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和效应监测;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其中"新型肌肉松弛药对全身麻醉安全性的研究"获得1999年度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州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胸科手术麻醉时的肺隔离技术"和"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研制及其在胸科手术麻醉肺隔离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得1999年和2002年广州市科委立项资助。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会审稿人;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会编委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编委会编委

  • 刘进 教授

    科学顾问

    刘进 教授

    科学顾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麻醉与危重症医学教研室主任,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首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我国著名的临床麻醉学专家。

    刘进教授已安全和有效地完成近2万例麻醉。


    在全世界首次提出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的个体化策略;在中国最早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和检查;发明和推广趾脉搏氧指导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刘进教授领导的华西医院麻醉科是全球最大的麻醉学科之一,也是中国麻醉学科的领跑者。

    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中,连续11年名列全国第一。

    华西医院刘进教授团队已申请的麻醉药物研究与开发相关的发明专利(不含国外机构或个人在中国的申请)占中国麻醉药物研究与开发相关发明专利的 12.17 %;


    华西医院的麻醉新药临床研究,支撑了我国80%以上同类品种的i-iii期临床研究

    刘进教授的新药研究与开发、麻醉药理学的研究、麻醉药作用机理的研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麻醉学领域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杭燕南 教授

    科学顾问

    杭燕南 教授

    科学顾问

    杭燕南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麻醉药理和重症监测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药基地麻醉专业组负责人。

    1995年申请成立二医大仁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并仼教研室主仼。

    1995-2001年,作为重点学科仁济医院负责人经二次打擂台,使仁济医院麻醉科进入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麻醉学重点学科,研究课题分别为心脏病人麻醉和老年病人麻醉。

    1993年申请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麻醉药理和重症监测治疗研究室,并仼研究室主仼。

    1998年在孙大金教授带领下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申请到麻醉学博士培养点,并成为二医大麻醉学博士点的第一位博士导师。1998年申请到上海市临床麻醉学药理基地,并任负责人。

    1999年仁济医院麻醉科成功申请到卫生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麻醉药理专业组。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第七届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32届、33届理事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

    《临床麻醉学杂志》常务编委

    《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常务编委

    上海市麻醉质控专家,职称评审专家

    药品评审专家及上海市政府医疗仪器采购咨询专家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美国"anethesia and analgesia"杂志(海外中文版)编委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会员

    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

    美国科州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

    从医40余年,在麻醉专业医教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业特长和研究重点为:麻醉药理、心血管手术麻醉、老年病人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技术等。



  • 吴新民 教授

    科学顾问

    吴新民 教授

    科学顾问

    北京大学麻醉与重症医学系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北京市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

    国家教委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会员

    欧洲麻醉医师协会会员。


    1945年3月生,196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麻醉科、西安大略大学麻醉科进修,从事临床麻醉,主要是心脏外科麻醉、肝移植麻醉和肺移植术的麻醉和外科重症治疗,并从事脑保护和麻醉药与脑血流量的研究。

    1990年赴日本龟田总合病院心脏外科学术交流。

    1993年至199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西敏斯特医学院麻醉科,从事心脏外科麻醉并进行肌肉松驰药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210余篇,参加著书21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32名。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麻醉学杂志 》副总编辑

    《中华医学杂志 》编委

    《中华外科杂志 》编委

    《临床麻醉学杂志 》常务编委

    《麻醉与监护论坛 》主编、

  • 俞卫锋 教授

    科学顾问

    俞卫锋 教授

    科学顾问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兼常务秘书长,世界麻醉学会联盟(wfsa)  疼痛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务。

    2017年,授聘为第六届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 。


    俞卫锋教授长期致力于麻醉与复苏的医教研工作,医疗及科室建设方面,作为学科带头人20年,使一个几乎一张白纸的科室迅速成长,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既有临床麻醉又有icu及疼痛治疗的肝胆专科医院麻醉科,培养了一批有朝气、有事业心、有学术水平的专科队伍,每年完成约7000余例左右相当难度的肝胆手术麻醉以及3000余例肝胆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共完成原位肝移植麻醉300余例。科室被评为首批上海卫生系统新长征突击队和"共青团号"。科室的医教研工作成绩突出,特别是麻醉的科研工作无论是获奖级别、基金资助还是论文著作发表情况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教学方面:担任硕士生导师15年,博士生导师10年,培养硕、博士生40余名,所带学生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次全国中青年麻醉论文一等奖,一次李瑞麟奖。科研方面研究方向涉及吸入麻醉药肝毒性机理研究、围术期肝保护与黄疸麻醉的基础临床研究、慢性疼痛的信号转导与基因治疗等。


    本人及领导团队先后承担了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任务。主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30余篇,其中有3篇在世界最著名的麻醉学杂志《anesthesiology》上发表。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获总后勤部"科技新星"

    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

    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并多次获吴珏基金奖一等奖

    全国中青年麻醉论文一等奖和"全国十佳麻醉新星"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青计划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

    《国际麻醉与复苏学杂志》编委

    《麻醉与镇痛》中文版编委。


网站地图